| BIM协同
基于BIM技术,结合信息化技术,通过BIM协同管理平台,提供高效的沟通协调工具,优化工程设计、提高建设综合管理水平,实现对项目全方位、高效的管控;通过BIM建设管理平台,建立项目全过程数据,实现实物资产与全信息数字化虚拟资产整体移交,为运营维护系统提供详细、全面的数据信息,减少运维阶段的数据录入工作量,提高快速路项目工程的移交速度和运维信息化水平。
针对项目特点、业主方信息化管理的水平、BIM应用的项目环境、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和公司BIM领域的研发成果与项目实践,为基于BIM云平台的全生命期跨组织BIM应用,服务于全过程统筹、跨组织协同、高标准数字交付和构件级管理,具体包括:
制定项目级BIM建设周期应用指南文件,规范、指导项目在设计、施工阶段BIM应用的模式、组织方式、角色与职责、工作流程、模型与数据要求、共享与交互要求、交付成果、软硬件要求等。
依托BIM核心建模软件与应用软件,以项目总体应用指南文件为标准,指导设计、施工总包单位开展其工程承包范围内的单一阶段常规BIM应用,如施工图建模、深化设计建模、施工模拟、碰撞检查、管线改迁、场地布置等,以控制设计及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
依托BIM协同管理平台,整合与集中管理各单位、各阶段模型与信息(静、动态数据与文档),实现跨组织模型整合、管线综合、碰撞检查、协同沟通等应用,辅助项目各参建(与)单位随时随地开展基于BIM的协同、沟通与协调,提高项目信息沟通的效率和质量,提升项目及企业形象。
依托BIM项目管理平台,整合管理过程中相关的进度、质量、安全动态信息,实现基于BIM的进度、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并形成可用于交付并满足项目总体应用指南标准的竣工模型和信息,为竣工移交满足后期项目维护需要的初始模型和信息。
| 智慧工地
“智慧工地”系统采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结合大数据、AI、云计算等技术搭建智慧工地平台,创建可容纳项目规划条件相关多源异构信息的数据中心,通过平台的空间可视化能力,提高沟通和决策效率,为项目提供一套协同管理和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并为项目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涉及系统模块有人员管理、视频监控、AI视频结构化分析、施工现场环境监测、车辆进出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重大型设备管理、车辆以及人员定位等。
“智慧工地”是通过工地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应用及施工精细化管控,提高工地现场管理效率以及决策能力,实现工地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的一种新型施工管控模式。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通过整合各参建方对建设工地项目的监管信息,能够将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建筑项目里,也能实现相关参建单位在不同授权下的信息共享,对加强和改善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等管理有重要意义。
| 团队成果
公司级价值点
(1)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让公司管理层可以远程实时了解工地现场施工动态和进度,查看防范措施是否到位,特别是重点项目,可满足企业领导等多方实时了解项目概况的需求。
(2)管理层可远程统一管理分散的建筑工地,避免人力频繁的去现场监管、检查,减少工地人员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现场生产的综合管控能力,通过视频监控,安防报警等手段保证安全生产,通过智能设备提高质量检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3)可以整合各类现场数据,上报到中心,对重要监测项目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控。
(4)可实现数据归档,在日常的监督和管理过程中,计算机信息录入保存日志,归档存储。
(5)可为企业大平台提供数据接口,展示数据,实现系统提升,提高职能部门监管。
(6)促进行业监管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推进劳务实名制管理信息化,建立行业劳务实名制管理平台,并实现与工程现场劳务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信息联动,提升劳务管理水平和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的劳务管理能力
项目级价值点
一.质量
1) 人员:通过人员实名制管理,响应政府关于劳务实名制及施工工人产业化号召,满足参建单位各部门信息化需求,实现人员持证上岗,安全上岗等功能。
2) 机械:通过大型设备安全监管系统,帮助企业对租赁的大型设备信息如塔式起重机使用年限、维修状况,运行环境:地面的风速与高处的差别等实时监控,随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位置,判断设备的合理使用时机及人员操作行为,形成冗余安全防线,避免因操作人员误操作或者违规操作带来的施工安全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减少超载和违章作业等现象的发生。
3) 环境:通过环境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气象五参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促进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二.安全
1) 防范外来人员的翻墙入侵、越界出逃,非法入侵危险区及仓库等场所,保证人身安全和工地的财产安全;
2) 监管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设备及构配件,避免丢失或失窃事件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3) 在工地出现异常状况和突发事件时,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处理,或者自动控制现场减少破坏强度;
4) 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通过AI技术分析,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抓拍报警,且施工现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进行事件追溯,为事故调查、责任认定提供客观依据。
上海建磐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14035号-2